近日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,将“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”提升至战略高度,明确提出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的基本要求,并着重强调要“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”,“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”。这一顶层设计为深陷“内卷”泥潭的中国轮胎行业注入了破局强心针,指明了从“轮胎大国”迈向“轮胎强国”的新路径。
轮胎业:内卷漩涡中的“增产不增收”困局
中国轮胎产量虽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,但行业却长期笼罩在“增产不增收”的阴影下。2025年,这一状况非但未改善,反而因新工厂的蜂拥而至、资本对低技术门槛领域的盲目涌入而加剧。中低端轮胎产能远超全球实际需求,导致行业陷入恶性价格战,“做得越多,赚得越少”成为普遍写照。轮胎企业如同摆在路边待价而沽的商品,在经销商的压价和同行的恶性竞争中苦不堪言。你卖1000,我卖800,他卖750,利润被压榨至“薄如刀刃”,谁多赚一点反而被认为“输”了。这种“内卷式”竞争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更将轮胎店等下游渠道逼入绝境,服务价值一同下滑,广东某轮胎店“卷死同行后自己关门”的案例正是这一残酷现实的缩影。
除了产能过剩和价格战,中国轮胎业还深陷同质化泥潭。市场上产品高度雷同,性能技术差异微乎其微,竞争焦点异化为渠道争夺和营销比拼,而非核心技术与品牌价值的较量。价格战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意愿,创新引擎几近熄火,陷入“不敢创新、无力创新”的窘境。与此同时,外部压力与日俱增:全球贸易摩擦加剧,“双反”调查频发,依赖低价出口的模式风险陡增;国内“双碳”目标则倒逼产业必须告别高能耗、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。
政策东风:反内卷、去产能,行业转型势在必行
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召开,恰逢其时。会议直指“内卷式”竞争的痛点,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”的信号,与光伏、钢铁、水泥等行业已开启的减产行动遥相呼应。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集体减产30%,水泥协会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“反内卷”“稳增长”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》,钢铁行业部分钢厂收到减排限产通知,这些行业主动减产限产的举动不仅获得了市场广泛好评,更在A股市场引发了相关板块的涨停潮。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也将“反对‘内卷式’竞争”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,多次呼吁行业去除落后产能,实现高质量发展,并计划联合相关部门治理低价无序竞争。
《人民日报》头版文章《在破除“内卷式”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》更以汽车及光伏行业为例,深度剖析了“内卷式”竞争的弊端,点名批评部分企业为降本强行压价、偷工减料、抄袭专利等行为。文章的刊发,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共识:轮胎业“内卷”之弊,已到了非破不可的关头。
破局之路:从低端制造迈向高端创新
打破内卷魔咒,对中国轮胎业而言,绝非权宜之计,而是决定生死存亡与未来竞争力的战略抉择。首先,必须终结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乱象,让真正具备创新实力和产品价值的企业获得合理回报,构建良性竞争秩序。这需要行业在政策引导下,主动淘汰落后产能,优化产业结构。
其次,企业自身需加速转型升级。加大在新型橡胶材料、可循环材料、低碳环保工艺、智能传感与胎压监测、低滚阻高耐磨配方、静音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。积极拥抱数字化研发工具,深化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加速技术转化。紧跟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,开发专用轮胎,探索“轮胎即服务”、胎联网(TIoT)等新模式,开拓高端市场与新兴应用场景。
市场竞争策略上,需从低端价格战转向以技术、品牌、服务为核心的高层次竞争。企业需清晰品牌定位,塑造独特的品牌故事和价值主张,通过参与国际顶级赛事赞助、专业评测等方式,加强B2B和B2C端的品牌传播,提升品牌美誉度与溢价能力。同时,严控质量,提供超越预期的性能、安全性和耐用性,这是赢得市场信任的根本。
迈向未来:从“轮胎大国”到“轮胎强国”的跃升
中国轮胎业的这场变革,与国家“制造强国”、“质量强国”、“双碳”目标高度契合。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贡献绿色、可持续的增长力量,是中国轮胎业实现从“轮胎大国”向“轮胎强国”跃升的必由之路。在统一大市场的广阔背景下,中国轮胎企业正迎来重塑行业生态、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历史性机遇。告别低端内耗,拥抱创新与品质,中国轮胎业的未来,值得期待。
每人补偿25万!普利司通再裁员
赛轮进前十!玲珑、森麒麟、正新、贵州、三角……齐登全球榜单!
赛轮集团全球首发彩边“神胎”
网上的轮胎为什么便宜?
69.5亿!我国知名轮胎厂被收购!
中策、赛轮、玲珑、万力、成山、通用、优越、华勤、丰源、贵州、福麦斯…中国轮胎企业新项目盘点
玲珑轮胎排名飙升!
2025中国十大轮胎领袖!(全国投票)
轮胎品牌大比拼:优缺点一览,选对不选贵!
中国已消失的轮胎企业,第4名,曾是全球75强企业
]article_adlist-->金领财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