涉及高校情况
2024年情况
在2024年,多所高校已明确不招文科生。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,所有招生专业均要求选考科目为物理和化学,在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,仅录取理工类考生。不过该校将人文专业与理工科交叉融合,形成科技考古、科技传播、科技哲学等特色学科,但主要集中在硕博培养。南方科技大学针对广东等新高考省份考生,除选考物理外还需选考化学。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明确只招收选物理类/理科考生;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要求考生首选物理,再选化学;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明确只招高考选科为“物理 + 化学”的考生。
2025年情况
2025年高考,部分高校继续调整招生计划不再招收文科生。据机构统计,至少有20余所大学在2025年停招管理学、文学、语言、法学等文科类硕士。以文科教学见长的复旦大学,将文科生招生比例从此前的30% - 40%缩减至20%。2025年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四川等多省高考,均有40到60所本科大学不招文科生。
展开剩余69%背后原因
政策导向
2023年3月,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,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要服务国家发展,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。2024年1月,教育部门要求各大高校优化招生结构,加大理工科学生的招录比例。2024年9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意见明确提出要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的招生规模,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很多高校公布的扩招计划依然集中在理工农医等领域。
就业因素
《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2023届全国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去向落实率、平均月收入、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等维度表现上,文科专业不亮眼,多个本科文科专业在近五年内多次被列入红牌专业名单。智联招聘《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表明,理工类、经管类、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49.4%、47.1%、43.9%,文科位列最后。
学科特性
文科知识更新速度相比理科大幅度下降,又缺乏数据支撑论证,知识接纳度在当前数据说话的环境中处于劣势。而且文科培养批判性思维、创新能力、领导力的传统优势,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,很多优秀的理科生具备文科生思维逻辑,同时兼具技术技能,在复合型人才急需的岗位上更抢手。
带来的影响和思考
对考生的影响
考生在选择选考科目和填报志愿时需要更加谨慎。2025年有8个省份首次采用新高考制度,新高考选科模式多元灵活,但高校专业招生有明确选科限制,理工类专业要求更具体,这使得文科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范围可能进一步缩小。考生需要提前规划,结合自身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,选择更合适的选考科目和报考院校。
对文科教育的思考
文科专业面临招生困境,但人文学科的价值远不止于就业和收入。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操太圣表示,当前社会功利性思想严重,人们多从就业角度评价文科价值。人文学科能促进文化多样性、历史理解和公民参与,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,提供深入洞察,并丰富公共对话,在全球化和多元化不断提升的世界,这些贡献尤为重要。
发布于:浙江省金领财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